粉體行業也不斷的朝著納米粉體的方向發展,一般干法研磨粒徑只能研磨到8um左右,要是想達到更細或納米級的就得用濕法研磨了。所以以前的單一的處理方法已經不適用了,粉體的制備無非就是研磨來分散細度。因此選擇分散劑的前提需要認識干法濕法的區別,然后通過濕法研磨中受到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?
干法研磨指進行研磨作業時物料的含水量不超過4%,而濕法研磨則是將原料懸浮于載體液流中進行研磨,適當添加分散劑等助劑幫助研磨進行。濕法研磨機時物料含水量超過5 0%時,可克服粉塵飛揚問題。在食品加工上,研磨的物料經常作為浸出的預備操作,使組分易于溶出,故頗適于濕式研磨法。但濕法操作一般消耗能量較干法操作的大,同時設備的磨損也較嚴重。

無機粉體在濕法研磨過程中,由于受溫度、PH值、固含量、粒徑、粉體本身的性質等方面影響,會嚴重影響粉體研磨的效率、效果,那么主要會出現什么問題和該如何解決研磨過程中的問題,提升粉體研磨效率和效果。
一、溫度影響。在濕法研磨過程中,會采用不同的溶劑(水溶性和溶劑型)作為研磨介質,隨著研磨過程中,顆粒碰撞,會使得整體漿料溫度提升,如果采用的介質不耐溫或者研磨設備沒有溫控系統,將會導致粉體表面性能發生反應,介質受溫度影響而揮發,漿料將會變得很稠。因此,需要控制好溫度,研磨設備需要配備溫控系統,控制好研磨設備腔體的溫度。
二、PH值對漿料的影響。漿料的PH的對于有機類的分散劑,影響很大,會破壞整個分散劑的結構,導致粉體的分散性大打折扣,隨著粉體粒徑和比表面積增大,分子間作用力加大,漿料會變得很稠。
因此選用粉體分散劑的時候,選擇哪種耐堿性、耐酸性和熱穩定性比較好的分散劑,才能很好提升無機粉體研磨的效果與效率。 除此之外,隨著粒徑變細,研磨到粒徑為D50=200納米以下的時候,固含量不能太高,否則即使分散劑能降低粘度,但是用量太大,在成本方面會遠遠無法接受的。